高卢语对西方拉丁语的贡献 III
高卢人逐渐使用拉丁人名。拉丁和高卢语的人名都保存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名里。
在语音领域里发生了一次对以后产生重大后果的变革。 ⻓期由拉丁语保存的印欧语体系,主要建立在⻓短元音的交替 (古典诗歇的韵律与格律的基础 )和重音的强调上 : 重读音节发音时要比其它音节高一度。自从拉丁语被分布在广阔的罗⻢帝国中的大量各不相同的非拉丁语⺠族使用了以后,它的这种完美的结构就被打乱了。从此,各元音的⻓度被混淆,而只考虑它们的音色了。细腻的高音重音逐渐让位于粗鲁的强调重音,它常常把重读元音延⻓为二合元音; 而同时 , 非重读音节则发生弱化 ,直至逐渐消失 ; 这一双重的演变在高卢的北方地区达到了顶峰, 后一种演变加强了高卢语词汇缩合的倾向。词末辅音消失的现象愈演愈烈;那些重音在倒数第三个音节的单词,失去了重音后面的那个音节。在公元四世纪的一本专⻔收集粗俗词句的著作《普洛布斯附录 》 (’Appendix probi‘ )里 , 作者强调指出 : 要读 oculus , 而不应该读oclus。
对此,罗⻢学校采取了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至少在高卢,那些意识到自己的话说得不好的年轻的 ‘野蛮’人,在语言上比意大利少年更听老师的教导。因此,高卢人又重新发主格S的音,他们的后代把这个习惯至少一直延续到十二世纪的古法语里。同时也恢复了二合元音a ,直到八世纪它 一直被读作 [au] 。 其结果是 , 法语里读 chose , chou了,而不是cose了,cou (c在causa与caulis里的a前腭化为shi , 而在口前则保持原样 )。
长春法语培训学校
在辅音方面,曆音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当双唇辅音( W〕变为现在的唇⻮辅音[v] 后,处在两个元音之问的b越来越松弛, 变得和这个新生的v混同起来了。
学校没能制止得了的一些词末辅音如m, r的消失,以及元音间的b 与v的混同,动摇了整个词形变化系统。这引起了极大的混乱, 如主格与宾格(rosa- rosam )间,主动态与被动态(amo-amor )间。还有,在动词变位方面,以bo,bam为词干的变位同以vi 为词干的变位再也区分不清了。罗⻢帝国末期 , 元音的重新组合使短音i与⻓音e变为闭口[e], 短音i与⻓音o变为闭口o,从而使性、数、格的变化比动词变位发生了更大的混乱。 由于这些词形变化受到威胁,为了挽救这种局面,语言本身无意识地力图通过对它们的简化,将它们统一起来。中性 在以前的印欧语里是一种无生命的性,现在也就没有理由继续存在了。于是,它被阳性吸收,淘汰。但是,有一些以a结尾的中性复数,由于同第一组变格rosa型发生混同, 就被当成了阴性单数 。 例如 :la voile 原来是中性名词 velum 的复数 vela , la brasse(最初指两臂间的距离,是一种度量名词)则是brachium的复数brachia。形容词最常用的变格,阳性以us结尾,阴性以a结尾, 逐渐占了优势。《普洛布斯附录》记载了这样的错误 : paupera 阴性 ; acrum , tristum 阳性 (应该是 pauper, acrem, tristen )。一些碑文也把Clinis, lenis写成了 clinus, lenus。
上一篇:高卢语对西方拉丁语的贡献 II 下一篇:高卢通俗拉丁语的演变